马太福音26章是耶稣的受难。耶稣一再说自己要被人杀害,更准确的说逾越节就是他受难的日子,但是他的门徒们却仍旧无动于衷。只有一个女人拿出她最珍贵的哪哒香膏,来为主耶稣送行。这瓶香膏的价值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收入,主也称赞她作了一件美事,因为主的价值远比一切宝贵。十一奉献的真意就是:主在我生命中永远比钱重要。
主在逾越节的晚上设立了“主的晚餐”。圣餐是主亲自设立的圣礼之一(另外一个是洗礼)。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,设立了他的身体与宝血的圣礼,称为圣餐,在教会中遵守,直到世界的末了;这圣餐是为永远记念他自己的牺牲之死,保证将其中的恩惠赐给真信徒,叫他们在他里面有属灵的滋养和生长,并使他们继续向他尽当尽的本分;这圣餐又是作为基督奥秘身体之肢体的信徒,与他交通,也彼此交通的联络和保证。
耶稣被捕的时候正是午夜,是人最困的时候,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,但没有人陪他警醒祷告,门徒们的心灵固然愿意,肉体却软弱了。就连彼得也是三次不认主,面对强大的敌人,主是多么的孤独,就连他所爱的门徒都不认他。但主却毅然去走十字架的路,因为他若不死,你就不能活,要永远在地狱里受痛苦。
马太福音27章是耶稣的受死和埋葬。神的儿子,天国的君王,在一群罪人手中遭受了这世界上最为残酷和羞辱的刑罚。犹大,十二门徒之一,主曾经把钱财交给他管理,这是主对他的信任,但他却以三十块钱把主耶稣卖了。管钱的却贪财,居然六亲不认,连生命的主也“卖”。他的人生哲学里“钱”比人都重要。
主耶稣被审问的时候,他连一句话也不说,以致巡抚甚觉希奇。但是,当被问及他的身份的时候,他却开口回应:你说的是。主耶稣实在是无辜的,也没有实际的证据来给他定罪,最后,他就以“犹太人的王”被定罪。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讽刺的事情,一个真正的王子被以”王子“的身份定罪。为什么?因为他到自己的地方来,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(约1:11)。神的选民,宁可要一个强盗,也不要生命的主。他们宁可与强盗为伍,也不愿以基督为主。
荆棘冠冕、戏弄、嘲笑,打耳光、吐唾沫、讥诮他从十字架上下来。天国的王子,何曾受过如此的羞辱,【太26:53】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,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?天上的使者,估计都在旁边忿怒和流泪,他们要护主,他们要拿起手中的刀杀尽这些羞辱主的罪人。但是主耶稣说:父啊,赦免他们,他们所作的,他们不晓得。宇宙之主,何竟如此?因为,他若不死,他要拯救的百姓就不能活,他若不死,上帝的忿怒就会临到一切不虔不义的人,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。
愚昧的人啊,死亡真能拘禁”永生之主“吗?他们想尽一切办法,看守坟墓,他们心里说:”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,就告诉百姓说,他从死里复活了。这样,那后来的迷惑,比先前的更利害了“。岂不知,主的确复活了,而且他复活的消息传遍了世界。在他死后归主的人,比生前跟随他的人多得多。
马太福音28章是主耶稣的复活以及颁布大使命。主耶稣曾经多次预言自己将要被害,第三日要从死里复活,就连文士和法利赛人都嘱咐彼拉多防备耶稣的门徒用“死人复活”“迷惑”人(27:63)。但是主死后的第三日清晨,他的门徒居然没有人来坟墓看望耶稣,反倒是两位妇女心系主耶稣,过来探望,就遇见了复活的主耶稣。她们成了主耶稣复活的第一批见证人。
大使命的内容是我们所熟知的,但是大使命不仅仅是关乎个人“传福音的”。大使命的主句是:你们要去使人作主门徒,如何使人作主门徒呢?要教导主的话语,奉父,子,圣灵的名为他们施洗。而主耶稣把真理赐给了教会,洗礼也是给教会的圣礼。因此,大使命是颁给教会的使命,这也定义了教会的事工内容:传福音,教导,施洗,使人作主门徒。
领人信主,与使人作主门徒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。前者仅仅是领受了福音,后者却要带人更深的认识福音,学习真道,成长为基督的精兵。从这个角度看,主耶稣没有让教会有“信徒”,而是让教会有“门徒”。(sun笔记)